杭锦旗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过程,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 “三分吸附法”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强化软硬件配置,形成“网格+智能+平台”的全网协同、智治赋能、全链条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模式,共建暖城善治新防线。
多网合一 多元共治
一是党建引领,配强骨干。杭锦旗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坚持社会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全科网格体系,整合面向基层管理和服务的各类网格,形成了“多网合一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分别在农村牧区、城镇社区,构建起 “两委包社、党员联户”“一联一化三书记签约服务暖民心”两类各有侧重的网格体系。在农村牧区以嘎查村为单位划分一级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二级网格。在城镇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一级网格,以社区所辖居民小区为单位划分二级网格,切实做到了纵横覆盖、不交叉重叠,确保网格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务密度。
二是全科网格,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建立了以专职网格员、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兼职网格信息员,其他各类参与基层治理人员的“1+2+N”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全旗选配专职网格员100名,分配至76个嘎查村和14个社区。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息收集等职责,纳入现有护林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巡河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等公益性岗位人员工作范畴。对网格及网格员严格实行交办制、承诺制、终结制,实行登记情况明、落实情况清的四级落实解决制。
信息赋能“天网”守平安
一是强化技防建设,实现“天眼”触角覆盖。在农村牧区,建设“数字乡村”智慧系统平台,强化“数字乡村”建设,搭建健康管理系统、呼叫中心系统、生活服务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打造“云”上小镇“智”惠生活。在城镇社区,建设“未来数字”智慧社区管理平合,打造智慧未来社区。居民通过平台了解政策信息、反映日常问题、网上办理业务、查看办理进度,通过安装智慧感知、传输和自助服务设施、佩戴智能手环、车辆智能识别系统、电子门禁、增置高空抛物摄像头等方式拓展应用服务场景,实现了让居民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在全旗范围内,提出“+个探头保平安”和“微雪亮”工程建设,打造 “杭锦智防”。利用6年时间自行铺设自有、自用通信光缆230公里,并将视频专网延伸到基层。部署建设智能前端617路,接入社建监控5207路,打造平安技防示范街(路)11条,有效提升动态抓拍、数据采集、轨迹分析等基础数据收集与案件技防配侦能力,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二是推动智慧系统建设,实现“天网”俯瞰全域。有效整合各个部门数据,搭建综治维稳信息、部门信息、群众信息“三合一”的“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第一时间互联互通,织牢织密“技防”网络。
搭建平台 全链条调处
一是引入专业调解力量,链接调审线条。推进土地草牧场、劳动争议、道路交通、医疗、婚姻家庭、诉前调解等9个专项调解组进驻旗综治中心,在全旗设置“土地纠纷巡回审判点”“家事纠纷巡回审判点”,挂牌成立“灵智工作室” “一抹蓝”调解室、“红色雁阵”工程、“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在杭锦遍地开花。二是点线面全覆盖,联动融合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纵向建设,嘎查村(社区)有高效运行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苏木镇有作用发挥明显的专业化、标准化综治中心、旗有社会矛盾统筹解决的现代化综治中心。横向建设,各地依托综治中心等平台,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力量,通过部门派驻、轮驻办公等形式,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接待大厅与综治中心的有机融合,充分整合现有的诉前调解、公调对接、人民调解、部门联调等资源,综治中心、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检察室”六部门常态入驻的 “6+N”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扁平扩散建设,依托社区、嘎查村党群服务中心,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21个,整合驻村工作队员、联系嘎查村工作人员力量,为群众就近提供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司法确认、应急救助、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政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网格员分散到全网“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