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平安稳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忠诚履职、奋发有为、成绩突出的优秀政法干警。为此,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鄂尔多斯政法”推出全市优秀政法干警风采展,展现新时代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和奋进姿态。
单志敏,现任杭锦旗沿河地区中心人民法庭庭长。2013年参加工作分配到沿河地区中心人民法庭至今,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法官助理、法官,再到副庭长、庭长,一步一个脚印,身影遍布独贵塔拉镇角角落落,十余年间累计办理案件1528件。先后被评为“全市法院调解能手”“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全区法院人民法庭先进个人”等。
▲左二为单志敏
“每次收到新的案子,我总会想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如何?”单志敏在谈到怎么办好案、办有温度的案子时,如是说,“就是要以同理心把‘如我在诉’落到实处”。“我的儿子得了尿毒症,急需要用钱做手术”,人到中年的吴某绝望地向单志敏哭诉。2019年2月,单志敏受理了一起“吴某诉乔某、邬某和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吴某正是这起案件的原告。经审理,案件事实已经查明,吴某的诉求也都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并且就赔偿事宜和保险公司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可车主坚持不在协议上签字。
单志敏也是一位母亲,将心比心,她深感吴某的无能为力,之后多次与车主沟通,希望能尽快调解结案,但车主无动于衷、置之不理。于是单志敏进行开庭审理,判决生效后,她又与保险公司法务沟通赔付事宜。事情的圆满解决让吴某再次落泪了,但这次是感激的泪水。
▲右一为单志敏
“法官的工作,一手托着法律,一手托着老百姓的生活。把小事做实做好,才对得起‘法官’二字。”这是单志敏一向恪守的原则。
农村有句俗话“一代官司三代仇”。对于法官来说,很多案件当庭依法判决其实是省心省力的,但对乡亲们来说,抬头不见低头见,因为一件小事、一个案件从此可能就老死不相往来。鉴于此,鄂尔多斯市两级法院积极构建“三端五防线”诉源治理模式,尽最大可能把矛盾在诉前止步、纠纷在诉内化解。为此,单志敏和她的同事常常顶风沙、冒严寒,穿梭于沿河与大漠之间,花几倍于判决案件的精力去做调解。
“如果再要不回来钱,我就去找他拼老命”,2018年9月,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高某,第一次在法庭见到单志敏就放出狠话。
“有话慢慢说”,这是单志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边说边给老人倒了一杯茶,听老人缓缓把话讲完。原来,高某是当地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几年前,他将积攒下的3万多元钱借贷给了本村杨某,杨某到期却未能还贷,目前案件已进入执行程序,于是单志敏主动约谈杨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杨某承诺省吃俭用也会凑钱偿还这笔借款。“去哪写诉状?怎么写诉状?”“可以不起诉先进行调解吗?”……为了向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2023年5月,单志敏与独贵塔拉镇司法所会商,将司法所调解室搬进了沿河地区中心人民法庭。随着调解室、法庭一体运行,纠纷先由司法所调解,然后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免费调解的同时又让调解结果有了法律保障,既方便了群众,又减少了诉累。
▲前排左二为单志敏“单法官是咱百姓的贴心人。”如今张家长、李家短,乡亲们有什么烦心事,总爱和她唠唠。人民群众的认可,正是单志敏十年如一日坚守基层司法一线的不竭动力。
“我不伟大也不是英雄,我本来自农村,与村社有着天然的联系,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只希望自己能在神圣庄严的审判事业上为群众做些实事。”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一名基层法庭庭长,单志敏的身份一直在变,但从来不变的是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学习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让我们在英模榜样的激励鼓舞下,砥砺前行,并肩奋进,以先进引路,向榜样看齐,用忠诚兑现誓言,用信仰成就人生,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