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锦旗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hjqzfw.gov.cn

杭锦旗政法委.政务

“抓整强树”杭锦公安:完善“三大实战体系”强素质,打造主战主防新样板

发布日期:2023-05-18 10:15 来源:杭锦旗委政法委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到:

  杭锦旗公安局主动作为,积极谋划,研究制定主战、主防两张清单,因地制宜完善主战、主防以及乡村振兴警务“三大实战体系”,推动“事后被动兜底”向“事中事前主动预防”转变,努力以新实战格局打造新安全格局。


  完善“主战”实战体系

  围绕强化“市旗主战”任务落实,按照“一网感知、一屏呈现、一键响应、一图集成、一令通达、一体作战”理念,优化提高“情指行”一体化水平。坚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主动挑起大梁,与平安办、信访、民政、卫健、应急等部门对接协调,加快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形成平时会商、战时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机制从公安“小闭环”向党政“大闭环”延伸拓展,确保把各类不稳定事端控制在初始阶段、处置在未发状态。搭建起适合杭锦实际、适应社会发展,集处突、预防、研判以及多手段、多警种同步上案、网上网下同步督察的一体化实战化运行体系。

  目前,已协助抓获网逃人员19人,特别是协破的“1.01”特大非法经营烟草系列案,打掉生产销售窝点5处,查扣烟叶10余吨、烟丝5吨,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涉案金额已超1000余万元。同时组建专业化反诈队伍,将反诈中心、合成作战中心“两心合一”“双轨运行”,侦破涉案金额38万元电诈案件1起。打掉1处长期盘踞临河区“跑分”洗钱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查清涉案资金150余万元,有效助力电诈案件破案率上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

  

创新派出所主防“杭锦模式”

  围绕增强“派出所主防”责任意识,试点推动党委政府、职能单位、执法部门实体入驻锡尼镇第一派出所,成立临时党支部,最大限度凝聚、融合各方资源力量,打造了以联勤综合指挥室为“最强大脑”的智慧指挥中枢,实现警情与非警务类求助、服务、矛盾纠纷一室分流、信息数据一室交互、工作任务一室联动、应急处置一室响应。

  同时,做强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做大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切实把派出所工作重心落脚到社区防控、基础管控、矛盾调处等“主防”职能上,积极创建“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起,着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打造现代乡村警务“杭锦样板”

  杭锦旗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2万,下辖76个嘎查村、13个社区,乡村人口占全旗常住人口的81.96%,且人口居住分散,派出所管辖区域线长面广,光靠派出所开展治安防控,明显不够。

  去年以来,旗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总体思路,主动改革、积极探索,成功打造了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乡村振兴二军警务室,短短几个月就使“找二军、问二军”成为辖区群众遇到急难愁盼的口头禅,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局推进“乡村振兴警务”模式前移下沉的信心和决心。目前,《乡村振兴警务工作规范》已修订成册下发至各派出所,为乡村振兴警务落地落实提供了方向指引。分别在辖区人口较多、治安复杂、案件多发、位置偏远的嘎查村布建“石榴籽”“家门口”乡村振兴警务室达15个,平均每个警务室可辐射临近的4至6个嘎查村,并与派出所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织就了一张以点带面、攻防兼备、辐射全旗的乡村振兴警务工作网,把警务和服务延伸到了村嘎查,把民警辅警的“第二张办公桌”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成为了群众身边最暖心的“邻居”。

  此外,围绕“如何建设平安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一重要课题,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警务”前移下沉工程,即:积极协调当地政府,按照政府出资、公安聘用和人员本地化要求,创新在全旗76个嘎查村以及各企业分别设立由嘎查村治保委员以及企业安保负责人兼任警务员的“乡村振兴警务工作站”,赋予“一村(企)一警”强大生命力,打造杭锦特色的“乡村警务”,助力建设平安、和谐、宜居杭锦新农村。